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leshuwang.com

第659节(3 / 3)

,是绝对不可动摇的。

谁想借天气原因反对迁都,那自己就办谁,别管你是内阁大臣还是六部大臣,有一个算一个。

朱允炆的强硬让所有官员吃了一惊,郁新也有些难以置信,但朱允炆没有给他们申辩的机会,起身扫视一圈,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若你们离京之后雪停了,天晴了,是不是朕处置对了?”

解缙待在家中,听到了郁新将走的消息,前去送行,不由感慨:“你知皇上性情,为何还要做这种不合时宜的事?”

郁新瞧不起解缙的投机与妥协,冷哼一声:“你若一起进言,我们还可以结伴同行。现在看来,你与我,终归还是走两条路。”

解缙看着离去的郁新,目光中有些哀伤,这是决裂了吧?

作臣子,不容易啊。

朱允炆的个性很强,意志也强,不是满朝官员反对就能反对得了的。他虽然没有朱元璋的铁腕手段,但也有着处理政务的智慧,赶走郁新、陈性善等一干人就是他驾驭朝堂的手段。

不杀人,赶出去一段时间,等这些人回来,肯定都是春天了,春天总不能再下什么罪己诏了吧?朝廷上突然少了一大半人,这在平时多少有点运转问题,但在冬日,少几个人也没什么问题。

冬再冷,也终有熬过去的时候。

在郁新等官员离开京师的第三天,京师放晴,天气开始有所转暖。

十二月中旬,大批煤炭分陆路与海路两批运到京师,京师煤炭价格随之下跌,恢复到了日常水平,百姓人心安定,京师开始热闹起来。

考虑到严寒可能会成为常态,朱允炆下旨在金川门外选址,搭建煤炭储备仓库,要求朝廷储备煤炭应足以供应京师百姓两个月需要,同时传令地方,各自做好煤炭储备,以备寒灾。

除夕。

朱允炆坐在椅子里,沉思着过往,深处的记忆与五年多大明的风云交织在一起,编织出了一幕幕多彩的梦。

这一场梦里,有苦,有累,有痛,有难以挣脱的梦魇。

这一场梦里,也有温暖,有爱,有快乐,有肆无忌惮的笑颜。

这一场梦里,有眼泪滑过脸颊,有血流出身体,有人死去不再醒来,有家破碎无法再圆满。

这一场梦里,有人垦荒耕作五谷,有人卯榫营造,有人奔波南北不忘东西,有人苦读不辍寒窗问道。

漫长的五年光景,恍惚了岁月。

朱允炆握了握拳头,站起身来,迎接着建文六年的到来。

元旦。

朱允炆携皇后马恩慧、太子朱文奎再次出现于国子监,与民同庆新春,告别这个凄冷的冬日。

这一年朱允炆的宣讲主题依旧是教育。

在朱允炆看来,大明的基础教育还是没抓起来,各地社学不到位,县学不敢扩招,步子太慢,胃口太小。为了表达对教育的重视,朱允炆第一次松口,允许省一级办理国子监级的高等学府,即地方国子监,地方国子监监生肄业,可以直接参加朝廷会试,无需再进入南京国子监修习,同时鼓励监生“历练”。

这个政策的编制,是杨士奇提出来的,在杨士奇看来,大明需要吸取唐朝时期的历史教训,即读书人增多,当官的太多,朝廷无法安置的问题。

唐代各类使臣的问题,如劝农使、转运使,就是读书人太多,朝廷安排不了的结果之一。

读书人的道路不能太死,朝廷需要鼓励与支持地方办学,侧重使用杂学来引导监生走向官途之外的道路,如医师、匠人、通事、商人等等。

朱允炆知道杨士奇说的是长远的事,至少是未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之后的事,但未来的事,不能交给未来办,政策需要有前瞻性。

虽然一场寒灾给大明带来了不少创伤,但当春风吹来时,冻裂的手会逐渐愈合。大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,百姓们也有着自己的坚强。

无论是苦难的还是欢喜的,日子总要过下去,没有人真的会一直沉落在过去里不可自拔。

当冰雪消融,大地回暖时,一封军情急报送到了京师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