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leshuwang.com

第249节(2 / 2)

也明白,所谓疑兵,只是李定国的托词,又能怎么样?

你李定国敢赌自己不会步韩信后尘吗?当年徐达能继续稳坐北平,不就是因为北元尚在吗?你是要做韩信,还是徐达?

而朱由榔同样不可能因为一个合情合理的暂缓行军,就对功劳赫赫的李定国下手,难道当年万历君臣都是傻子,不知道李成梁是在养蛊吗?问题就是知道了你也没法子啊,养寇自重,关键就在于寇还在,你就不得不让人家“自重”。

此计直指人心,更何况,在旁人看来,李定国和顺西旧部,本就出自“叛逆”,说毫无二心,谁又能完全相信呢?

而宁完我的补充,则更是狠绝。

其人的意思很简单,不是就要阻拦明军,延迟对方北进吗?

此时明军中路军尚未全部北上,黄河以北的河南部分地区,尚在图海、豪格余部手中。

那干脆,一不做二不休,决了黄河大堤!

要知道,此时黄河夺淮入海后,若是从河南决堤,大水将直接冲击到下游此时明军的后勤中枢——徐州。

届时,就算不能对明军造成太大损失,起码也能让对面手脚慌乱一阵,无暇北顾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北直隶,河间府

明军自德州抵达北直以后,就一路沿着京杭运河北上,所过各县,降者如云,长驱二百里,直抵沧州城外。

沧州城守军虽然略作抵抗,但此时,整个北方的人心都已经快速变化,自北京以外,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给满清陪葬了。

不过两日功夫,城内就发生动乱,明军趁机附城,攻破大门。

再往北,便是天津三卫了。

其间李定国几乎都没有为军事问题操心过多少,只是一路接收降兵而已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其间自然是不乏安抚率部反正的各地士绅、官将,毕竟此时他还不愿意立刻分兵,而是打算先立即北上,迅速趁着风声鹤唳的大胜置于,光复北京。

但很快,前方哨探又传来消息,说是这几日天津城内进了好几股援军,远望去旗帜金鼓不绝,恐怕得有两三万,霸州方面,也有清兵大规模动作的迹象。

李定国稍稍迟疑

清军哪里还有兵?

八旗之中,其余几旗都已经被全歼,只剩下正蓝、正红两部残兵数千,在河南方向,正白旗尚在山西,北直隶,仅有不满编的两黄旗。

莫非多尔衮干脆破罐子破摔,弃了北京坚城不守,准备和自己在天津野战?

不能够啊,这个时候,但凡不是个傻子,都知道,清军已无和明军野战的可能。

毕竟李定国手中左、后两军合计十六万有余,两黄旗就算满编,都不够碰一下的。现在的明军可不是七八年前了,战力不比八旗劲旅差,很多战役里,都能打出一比一,甚至更低的战损比。

而清廷之前苦心经营的十数镇新军,基本全部被歼灭,只剩下山西还有点,多尔衮拿什么和自己打?

就在此时,又有消息说,之前裹挟沧州北面的兴济县的那个知县,说是知道内情,要向李定国禀报。

李定国自无不可,便召其入营相见。

结果,对方一入帐内,便开始放起炮来。

“大王恐有性命之危,小人此番正是为此而来!”

李定国闻言,先是一愣,没反应过来啥意思,过了良久,才大概明白过来

“你是鞑子的说客?”

帐内除了李定国以外,张名振、刘文秀等人正在前线领兵,身侧仅有亲信部将,统领亲卫骑兵的王玺。

那人躬身附手一礼,接着道

“小人为何而来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大王眼下的确正在生死存亡的关头!”

李定国闻言冷笑

“生死存亡,靠他多尔衮手中一两万残兵吗?”

却见对方摇了摇头,道

“敢问大王,自古以异姓封王者,有几人下场平安的?”

李定国明白对方的来意了

“尔莫不是欺我不读书?昔日唐汾阳郡王郭子仪,没善终吗?”

没想那人却是早就等着这句话了,直接接口道

“没错!大王于国难之际,效命社稷,回复河山,功勋彪炳,与昔日郭子仪不相上下!”

“可大王应当知道,郭子仪能善终,那是因为唐廷还需要用他,且郭子仪封王之时,已经六十五岁了!而大王今年不过三十而已,敢问王爷,若是郭子仪三十岁便平安史之乱,唐皇,也敢留他善终吗?”

功臣

李定国一时无言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