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leshuwang.com

第89节(1 / 3)

“稳住!”

庞刚带着亲卫拼命维持局势,但那缺口却是越来越大。

破阵

上千骑士同一时刻向着同一突破口冲击,那种势头犹如汛期的钱塘潮般,以百倍加速度冲驰撞击,最前排的战马受到阵列里大盾和枪矛的阻碍,不少轰然倒地,但遗留的惯性也足以把七八个步卒冲飞数步远。

骑兵们丢掉此时作用不大的长柄兵器,用腰刀搏杀,庞刚也不是饭桶,迅速反应过来,带着有生力量不断朝这个突破口填补,企图将骑兵围住,使其丧失机动能力。

明军之中,也不时扔出掌雷作为反击,普通光复军中并没有掷弹兵编制,故而掌雷只是作为一种不占编制的辅助武器分发下去,投掷时相当零散,而且对于没有接受过严格纪律和文化思想教育的普通光复军将士,拿着这样一个没有保险,随时可能爆炸的大玩意投掷,本身就是个挑战。

正因如此,掌心雷早在明初就已经发明了,但直到明末,也没有广泛使用。

十几枚掌雷零散投入骑兵当中,也的确造成了二十多骑伤亡。

可那骑兵根本毫不恋战,打开突破口后,只不过迟滞不到一刻钟,等后方的近万清军步卒已经逼近,又迅速往后脱离战场,还没等庞刚的生力军赶到战场就已经脱离和明军的接触,继续在距离阵列外围百步左右逡巡游荡,吸引注意力。

只要一旦发现明军阵型有松乱之处,就马上摆开架势发起冲击,如此反复三次,阵列被搞得七零八落,互相牵动混乱,而此时,清军步卒主力也已经抵达战场。

清军骑兵终于不再游荡,在侧翼寻找一个位置,从斜面刺穿而入!

又是一阵高速马蹄之下的腥风血雨,无数头颅、残肢掀起,几乎与此同时,正面的清军步卒和明军阵列也碰撞在一起。

早就被骑兵牵制、骚扰、穿插得疲惫不堪的明军碰上了队列整齐的清军步卒,原本战力强大的刀牌、枪矛、火铳混合阵型完全无法发挥应有优势,只能陷入各自为战的苦境。

兵法曰“以正合,以奇胜。”

在古代,堂堂步兵大阵、刀枪斧钺,重甲大盾就是“正”,而游荡于主力之外,利用自身机动力伺机而动的骑兵队伍就是“奇”。

毫无疑问,谭泰是一名老道的军事统帅。

但庞刚的指挥真的就有问题吗?

也不然,无论是布阵安排,还是接战后,企图用预备队困住骑兵的努力,还是维持战阵秩序的行动,都当得上中规中矩。

问题还是出在之前那个问题上,庞刚麾下的光复中军既不是转战大半个中国的顺西余部,也不是从头开始整训,一张白纸好作画的教导师天子亲军。

他们既缺乏战斗经验,也没有足够深刻的近代化训练,这样的军队虽然称不上乌合之众,但离精锐也差十万八千里。

试想,如果站在这里接敌的是李定国麾下冯双礼、白文选等部,或者是前军刘体纯、袁宗第等部,很多问题根本就不会发生。

比如清军骑兵试探时引发的混乱,比如各个营、哨之间阵列失调的缝隙,比如面对清军骑兵冲击时的反应。

这些看似都是小问题,但步兵面对骑兵时,阵型是唯一的武器,一旦阵型的严密性丧失,那么失败只是时间问题。

失去了密集排列的火铳杀伤力有所降低,以至于和清军弓弩对射时,打了个旗鼓相当。

让明军这边惊讶的是,清军那边也有火铳兵!

也许是和明军的一系列战斗中,谭泰发现了火铳聚集射击的必要性,在军中把所有堪用的鸟铳集中起来,共有一千五百多支,独立编为一个营,配合弓弩手射击。

弹丸和箭雨互相飞驰,每时每刻都有数以百计的将士倒下,双方几乎不约而同地在十步左右距离发起全面冲锋。

“杀虏!”

“杀贼!”

双方各自喊着,震天叫嚷,犹如地壳板块运动般碰撞在一起,轰然作响,同为汉家男儿的热血倾洒在夏后依旧火热的土地上,白刃纷纷,在西下的阳光中闪耀一片。

在冷兵器时代的兵团决战中,密集度和士气决定了一切。

组织队列越密集,越能在局部区域形成兵力优势,士气越旺盛,越能在短时间内给予对方难以承受的压力。

被清军骑兵百般骚扰冲击之后的明军,显然两者都落入了下风,不到半个时辰后,就逐渐让清军占据了上风,前方士卒开始被往后压缩,战略空间渐渐变小。

庞刚见状自然心急如焚,作为一名战斗经验称不上丰富,但至少合格的将领,他清楚地认识到,如果就这般放任局势发展下去,明军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。

此时能够指望的办法只有两个,一是离自己二十多里外的周嘉屏部能够够及时赶到,从清军侧翼夹击,或许能反败为胜,其二便是利用自己仅剩的预备队,尝试摧毁对面的指挥中枢,也就是擒杀谭泰,扭转战局。

关于第一点,早在和清军接战前,他就派人快马加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